從設計的技術層面思考,基本上是一段過程的創作目的

整體的方向是在溝通平台上建立觀念的理由,確立價值與意義

因此,透過平台試圖演繹本質與形式之間的屬性運作,進行設計核心的轉換詮釋

從共鳴中尋找人的最深思維模式

從書寫的起源到數位字體,識別標誌不斷的演變進化。從意義的傳達到造形的表現都是透過人類意識來傳遞某種訊息與思想。標誌設計亦是人類傳播訊息活動極為繁瑣的過程,而構成識別形象的要素分別為象徵符號、色彩與字體,對於本校五十週年的識別整合來說是來自視覺系統的規範與管理。

「設計」〔Design〕一詞,源自於拉丁文 Designare,其意為構想、計畫的概念,而現今的設計可從不同角度進行詮釋,如溝通面、操作面或執行面,而每一個面向下又分不同的項目表達一切。一個對象的需求(對象可分人事物)必須掌握其性格方能展現其個性,舉如包裝,在產品特性的理解方能成就外在的視覺意象。

大一的學習基礎乃為奠定設計展現的應用,而往往基本設計或構成在學習上淪為形式或未深入說明,以致學生在形態的掌握上無法發揮創意與呈現,或者說在不理解「形」在空間的運作方式而導致少了些許的層次、深度。

蘇文祥 JimmySu

從事設計教育,在教學專業領域上係以基礎理論至平面設計、從品牌識別到展演規劃等課程。

教育服務從業至今已具12年經驗,且在時空背景的轉換下,教育亦隨之變革~從學生、課程至講授內容,必須不斷改變更新,且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放眼領域。


與我聯繫

在社群媒體上追蹤,查看每日更新!

+ FACEBOOK(施工中)
+ TWITTER(施工中)
+ INSTAGRAM(施工中)


分類與記事是人生任務重要事宜
分類與記事是人生任務重要事宜

時間與影像是人生階段紀錄反映
時間與影像是人生階段紀錄反映

從生活中感受設計日常

許多生活當中的細節必須用心感受,從五感六覺中品味每一環節,因為我們的感知往往從中可以尋求出設計元素與概念,發揮一些想像力將可落實在設計的應用與表現。

國產生產的林木價值

大家知道在台灣森林之處還有著默默經營環境生態與林木教育的單位–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在1990年禁伐的年代至今已有30年,在過程台灣林業的技術與人才出現了斷層,這對整體產業與發展顯然是一個警訊!當然,所幸相關單位為了提升國產材的自給率外,在國內推廣與國產材使用亦是重要課題~

管理分類的基礎工作

通常課程的第一週不免俗會與學生溝通何謂設計?我想從本質的方式來探討的話可以從不同方面詮釋設計,相對的會有許多套路進行表達,而且從脈絡來反應的話從不同階段的年齡而有各自的表述方式。但始終認為管理凌駕設計,能讓設計執行層面更有效率,而效率之基礎就是要有好的分類環境協助思路。

住宿體現的精神反映

生活旅遊已成為現代人在體現自我精神層面的一種寫照,尋求的是在感知上的共同期待,從視覺、體感甚至到味道,亦從空間當中的每一個角落營造的都是風景,也藉此反射在民宿主人與自己的品味認同!在九份數樹的民宿感受主人對於空間的獨特見解,從內到外、從上到下打破刻板印象的住之體現。

因為母親食用的喜好

每到中秋特定會到奇華櫃位買上幾盒伴手,尤其是與家人相聚時光的分享,因此每年特別關注奇華月餅在推銷的主題形象,奇華最具突破性的改革,是能夠把傳統的中式餅食重新定位,包裝成代表香港的「地道手信」。成功把一家超過七十多年歷史的老餅家,發展成為現代化的傳統餅店。

設計歷程是需求任務

八月十三日於校進行一場師生講座,主題是針對文字與品牌的應用表現詮釋設計的概念!當然,從商業角度分享設計本質外,我們服務的對象到底是滿足一個人的喜好還是所有人的需求,想表達的是往往在設計提案的過程中,我必須和業者先進行一場交流的對話,就是設計需要是給你還是消費者?

一窺海澤維克的構成概念

設計概念的發展我們可以發現領域上的界線已不在,從事相關領域者可以擁有二到三種不同的身份,從平面設計師到空間規劃者,或者室內設計師亦是音樂創作家!也是因為科技的發展造就出不同生態的跨域表現,同時,必須要有細膩的敏感度挖掘優勢的一切,如英國當代著名設計師:海澤維克。

小時記憶工人的飲水

在一個午後,見其畫面拿起手機拍攝下來!我相信這瓶藥酒對於在地人是一種情感,也是洗腦畫面的廣告而揮之不去。從台灣的生活經驗可以瞭解維士比字義在產業界中的定位,從字體與圖像的表現也反映出當時的時空背景。在創造經典的同時除了理解明確的商品定位外,堅持初衷則是成功的關鍵。

環境生態的共生經濟

生態浩劫一直是全世界關心的議題,但身為地球人的一份子,或許我們無法偉大到拯救全世界環境生態,可是一個小動作或舉手之勞的過程,能在積累的中成就區域環境的平衡。遍野清就是這樣的概念下詮釋植物外來入侵種對於台灣原生種的失衡破壞,我們運用設計來告知一件事實,進而重視。

學生時期的精神糧食

相信現在的年輕人對於班尼頓服飾品牌是陌生的,因為時空背景的轉換下以及平價時尚的崛起,相繼市場日異月殊而改變。而另人印象深刻的是當時品牌的操作手法總是語不驚人語不驚人誓不休,在市場上運用雙策略的手法吸引民眾的眼球,同時也惹惱議題中不可碰處敏感的一塊,但也成功創造了話題性......

家庭店面經營的歷史

60. 70年代台灣經濟有一部分是透過家庭店面或經銷撐起市場,在那沒有網路、行動電話的年代!對我來說堪稱美好年代,因為一切事務必須土法煉鋼的方式完成所有程序,永遠沒有便宜行事,唯有經驗與人脈尋求解決方式。而至今~當時的年代已成追憶的歷史,但在這波新浪潮下是否見到傳統的價值。

學習空間的奢侈期待

十八年前隨著老師群們一同到澳洲進行參訪,當時個人還是位剛進碩士班的研究生,對於設計觀點仍在上爬的階段!在澳洲期間從雪梨至墨爾本,參訪將近五所設計學院,從雪梨的雪梨大學到墨爾本Monsh大學,印象深刻的是學風的自主與上課空間的自由,也奠定之後在玄奘大學設計中心的概念。

群眾考量的美學經濟

因課程教學需求常碰觸到展演相關議題,相對的在定義範疇上會將平台進行界定,以利釐清展演功能與展現的差異。舉凡美術館、商業展,甚至到線上的概念,進而到屬性上的風格規範,演化至今的沈浸式展演,如何讓人的視覺、心裡到生理的醍醐灌頂,以致通體舒暢~我想這都是重要的課題。

師生默契的建立培養

教學過程中,如欲將整體推進的話勢必在課程內與學生維持關係的建立與培養,這當中包括學術的詮釋、專業的反應外,甚至之間的情感層面亦要導入其中,而情感定義是互動的默契與信任,除了不斷的溝通討論,與世代的言語須以彼此的頻率進行對話,方能在平和之中前進一切。

© 2019 ConceptDesign。 蘇文祥,啟發您我的設計思維
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
免費建立您的網站!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